第一届銮中时事评论比赛高中组冠军作品
《马电逊》
在这科技引领的新纪元,成功法则非快、狠、准三要素莫属。可见,掌握资讯与动向可谓达致发展的首要因素。当今西方国家之所以繁荣,更是由于他们占了工业改革先驱的优势。在庞大的竞争环境下,谁能拥有先发之势,便能在其领域崭露头角。
近来,马电讯似乎有意跟上潮流,打破我国网络服务向来不及邻国的窘境。今年3月24日,马电讯成功在独立广场举办了高速宽频(HSBB)配套推介仪式。这本该是项令人雀跃万分的消息,各大报章纷纷以无数版面大肆宣传。推介礼上璀璨的烟火和首相灿烂的笑颜,应证了大马科技晋升的一次突破性壮举。
然,最令数以万计网民引颈长盼的绝非只是浏览速度与各项附加服务,而是配套价格是否合理。这正是最叫人失望的吧。高速宽频配套中,最低价位的5MBPS网速每月要价RM149,而10MBPS与20MBPS各为RM199及RM249。网速几乎是追着纸钞流失的脚步。在这经济复苏刚起步的尴尬时候,叫一介庶民只能望梅止渴。
国内网民多由青少年与上班族组成。之予一个学生来说,上网找找资料,聊聊天,或看看偶像剧的他们着实没有必要用上5至10MBPS的网速;何况,如今的咖啡厅皆提供Wifi无线上网服务,上班族或是大学生人手一台笔电,只需到任一间星巴克,就能边品尝咖啡边享用高速上网了。
如此一来,每月近一百五十令吉起跳的家庭用户配套,是针对国内哪组群体而发布的呢?
更甚者,这样的高速宽频配套中,网民其实尚未能真正享有无限时网上漫游的权利。配套中附带条件为每月下载流量限制在60GB以内。此项规定实为彻底排除了喜爱上网看戏的一族的签购。消息来源显示,下载流量的限制让多数网民为之却步,宁可沿用以往的1至4MBPS却不限下载量的旧配套。且在如此高价、高速中仍然局限下载流量之举,其技术之成熟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不得不提的是,据2008年网络数据统计,日本以平均 61 mbps 的宽频服务及美金 0.27 每mbps的低月费傲视他国,韩国则以平均 46 mbps 的宽频服务及美金 0.45 每 mbps的月收费仅次于之。在我国,1 mbps 的“宽频”服务每月需付RM88,相当于美金 25 元。但显而易见的却是,无论在素质与价码方面,我国仍是被远抛在后,遥遥不见其影。
回首过去国内网络服务的种种,不禁叫人不寒而栗。就笔者亲身经验之谈吧,前阵子,全国各州都面对了网线极度不稳定的问题。大约从元旦前至农历新年后吧,有位同学家中屡屡不得上网,他于是致电电讯中心做出投诉。隔天,这位同学家门前就来了两位网服中心的人员,他们声称该同学家的电话线状态超龄,要求更换电线,并保证更换以后便可无忧无虑地上网,不再面临断线问题。可更换电话线需付上300令吉左右。
这位同学一心想着一劳永逸,便支付了这笔不算太少的数额更换了电线。接下来,他果真开开心心地漫游网络。可数月过后,问题又来了,他再次面临不能上网的烦恼。数次致电电讯中心后,上门的服务员竟要求他再更换电话线及网络数据机。这次,这同学学乖了,拒绝了相关人员的请求。只因他发现网线问题是规律性地数星期即循环一次。
此外,身为学生的笔者,若遇考试期间通常将停止使用网络长达一星期。一个月前,考试结束,笔者满心欢喜地想任意沉浸于网络世界中。但那天,笔者开着电脑等待了若干小时,网络服务是依旧不能恢复。这样的等待持续了5天,笔者才终逢甘露般成功上网。
相信遇到这样的事迹之人定非只一两名。有鉴于此,欲签订高价高速的宽频配套者,理当慎重其事。要知道,若月付百余令吉,得到的却是10几天无法连接网络的状态,确实是会让人陷入疯狂的一件事。
通讯科技的低靡发展向来为吸引外资的一大障碍。网络宽频衔接效率极低,间接影响了海外公司及顾客的联系步伐。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平衡着,这只看不见的手即是个人的利益。当各方施展全力以求提高一己之利时,市场便能得到平衡。在STREAMYX主导市场的我国,宽频系统研发踟蹰不前,追根究底实为缺乏竞争所致。政府的善意辅佐,进一步导致宽频服务一直无法全权交由私营化组织经营。倘若有一天,国内网络科技市场能像手机电台那样,由DIGI,MAXIS,CELCOM甚至最近的U-Mobile来场自由竞争,想必能使网民受惠更多。
高速宽频计划的启用,是使大马接下来能成功转型成为高收入及先进国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此次全新的配套,无论在价码或是素质方面还是不能与邻国相媲美,乍看之下更像一个急于面世,遂未加以细磨精造的产品。因此,马电讯及相关单位需在此新配套试用期间实行改良,务求真正地将重心集中于发展资讯结构的技术,及进一步扩展其覆盖网络。只有这样,新闻、通讯、文化及艺术部部长拿督斯理来士雅丁的说辞方能成为事实:宽频并非奢侈品,而是利惠人民的新科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