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观医改通过有感与大马的省思——黄田恬


第一届銮中时事评论比赛高中组亚军作品

观医改通过有感与大马的省思

上月才在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医改方案,让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人舒了一口气。但是这项法案一波三折,艰难的诞生过程,让奥巴马遇到了历史性的阻力。为了医改,民主党和共和党发生了激烈的交锋,共和党议员清一色投了反对票,少数民主党议员为11月的中期选举考量,也投了反对票。人民在对此问题的意见也出现了分歧,医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分别占45%48%,因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医改只会使那些目前没有医保的人和低收入群体受益,而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将受到冲击。最终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的微差多数通过,惊险过关,从而把医疗保险计划扩大到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让奥巴马获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

  美国的医保制度常被世人所诟病,因为,美国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惟一一个非福利国家,3亿多国民中有4630万人未被任何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保额不够,这些人一旦得病,就不得不求助于高价商业医疗体系。据统计,美国一半以上的个人破产案例,直接和间接与无力支付医疗费有关。尽管是非福利国家,但美国投入医疗体系的费用绝对值却一点也不低。据统计,2007年美国医保开支高达2.2万亿美元,占GDP16.2%,这一数值差不多相当于其它发达国家的两倍。奥巴马政府强推医改过关,却对医改资金来源闪烁其辞,届时不论是进一步大肆举债,从而让创纪录的赤字和负债率雪上加霜,还是冒险对美国国民收税,都必将引发广泛不满。的确,在经济萧条期,人们希望更好的医疗保障,但倘若这种保障要以高负债、高税收,和由此产生的更暗淡经济前景、更漫长恢复期为代价,那么相信说“不”的美国人绝不会是少数

奥巴马从开始参加总统竞选,就对选民承诺将为实现全民医保改革而努力。当上总统一年多来,他为了自己的承诺,辛勤奔波,锲而不舍。从国会到社区,从党内到党外,并造访儿童医院、中学、大学、老人中心、医疗机构等等,做了百余场演讲和辩论,平均每周一场。其意志之坚强,其精神之抖擞,令人感慨。虽然医保法案并没有获得全民热烈的掌声,但我感动美国有个有方向、不畏艰难、不畏选票的总统,先不论此政策最后的成败,单就奥巴马敢得罪选民这一点,在现在的政治来说真的太少见了。而且他的施政方向明确,有清楚的施政纲领与执行细节。

反观我国政策常朝令夕改,政府总想在沉闷的生活里给老百姓制造一些惊喜的涟漪。之前,政府把话说得天花乱坠,强调消费税势在必行,仿佛这才是唯一出路,再不做,为时已晚。说得人民不清不愿,却好像别无选择之下,非接受不可。就在敲锣打鼓热烈推销、张灯结彩万事俱备之时,政府却临时刹车,说“政府需要更多时间与人民沟通,消费税法案延后再说,我们再从长计议,等适当时机,再实行也不迟。这不叫反覆无常,这叫遵从民意。”明明看似痛下决心,才斩荆披棘了几下就半途而废,忙不迭地找下一个新政策实行。就这样进两步退三步,几年了还是原地踏步。

政府常常会在大家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公布一些石破天惊的政策或决定。更刺激的是,没有人会告诉你执行的详情。事实上,连决策者本身也不太清楚详情。经典例子,看看早前的大马卡添油配额计划。公告天下后,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执行。正当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官爷因为发现了技术盲点忽然喊停。喊停不是问题,问题是,政府部门一贯地在这个节骨眼上展现了超越先进国的行政效率,早已花费7000万令吉购入一批大马卡解读器。购买解读器的7000万并没有被秋后算账,可是,这笔账该算在谁的头上?

首相纳吉新上任后就接二连三提出许多关乎国家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应新应革的施政构想,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公告国人关“一个马来西亚”概念,以及在这一概念下将予推行的新经济模式。但公布的新经济模式第一部分让人大失所望,其中并没有宣布具体政策,而只是推出一系列的经济愿景,没有说明如何进行。虽然纳吉不断强调新经济模式是一项“全新模式”,但里头许多建议,例如从收入而非种族来看待贫穷问题的调整,多年来早已存在于第9大马计划内。首相纳吉这经过公关手段精密包装的新经济模式内容看起来美好、笼统而没有内涵。人民目前只看到“一个马来西亚”的漂亮口号和听到新模式新思维的美丽词藻。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吉所谓的一个大马,到底要怎么走。我们的未来,到底要怎么走,才能一个大马,才能创造新环境新规则,培养出真正实力的新经济。今天,我们看美国的医改,当首先学习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实现全民享有医疗福利权利而战的坚定目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